貓尾草種子小,幼苗頂土力弱。因此,在播種前一年的夏秋兩季,應將殘茬深耕,使土壤成熟;土地整理應該很好。播種前,應淺耕耙地,切碎土塊,并施用足夠的基肥。一般每畝施用40公斤生物有機肥或30-40公斤二胺。種植一年,使用6-7年


1、貓尾草種植技術
1土壤耕作與施肥
貓尾草種子小,幼苗頂土力弱。因此,在播種前一年的夏秋兩季,應將殘茬深耕,使土壤成熟;土地整理應該很好。播種前,應淺耕耙地,切碎土塊,并施用足夠的基肥。一般每畝施用40公斤生物有機肥或30-40公斤二胺。種植一年,使用6-7年


2,要求和播種
播種方法可以是鉆播和播種。播種地鉆播行距30-40cm,草場鉆播行距20cm。播種時,種子應均勻地撒在土壤表面,然后輕輕地耙和覆蓋土壤。土壤覆蓋深度為1-2厘米。播種量為每畝種子田2公斤左右,每畝草地2公斤。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播種,但春播較好,每年4月初播種,田間易受岷山貓尾草侵襲的雜草數量為1-2公斤,田間易受貓尾草侵襲的雜草數量為1-2公斤。
追施:拔節期追施尿素15-20kg/畝


4,切割
切割:岷山貓尾草可用于綠色飼料、青貯或制備綠色干草。一般從抽穗期到開花期切割,收獲時應避免下方的黃葉
5,產量
貓尾草種植當年的草產量通常較少。從第二年開始,每畝生產鮮草2-2.5噸,干草0.4噸2、貓尾草種植技術:貓尾草一年只能收獲一茬草,第二年可刈割2-3次,一次種植可使用4-5年1。地點選擇:貓尾草一般種植在海拔2300-2700米的寒冷多云濕潤山區。這里光線充足,雨量充沛。土壤最適合肥沃且富含鈣的土壤
6,土壤栽培與施肥
貓尾草種子小,幼芽弱,表層土壤力差。地面平整,土塊細碎,有利于苗木生長發育。播種地翻深20-30cm,每畝施用生物有機肥4kg,過磷酸鈣20kg;低肥力者,在播種時施少量氮肥,每畝5公斤尿素或10公斤硝酸銨,均勻耙平、整平、倒空、夯實
7,播種
3.1種子質量要求
3.1.1種子田:播種國家飼料種子標準規定的一級種子
3.1.2牧草收獲田:可使用國家飼料種子標準規定的一級、二級和三級種子
3.2播種前干燥:播種前曬干2-3天,然后擦拭種皮,打破休眠,提高發芽率和均勻度
3. 3.播種量和深度:每畝種子地0.5-0.75kg;每畝草地播種量為1-1.5kg。土壤覆蓋深度應為1-2cm 4。播種方式:以種田為宜,行距40cm;采集草地進行多行窄行鉆播或播種。鉆孔播種的行距約為20cm。播種應均勻。播種后,可以用耙齒耙耙耙或稍微增加。大面積平地可采用機械化地膜覆蓋穴播新技術,提高當年產量,有效控制雜草
3.5播期:種子田適宜春播,土壤解凍后與春作物同時播種;如果土壤濕度不好,可以在降雨后及時播種;根據土壤濕度,可在春、夏、秋三季收獲和播種。